管理学刊

扫二维码丨关注我们


本刊特稿

  • 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赵华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然而,我国农业有两大弱点:一是农业生产的先天性弱点,农业是弱势产业;二是历史原因导致的弱点,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人多地少,生产力水平低。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任务最为艰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领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所有制是最低级的集体经济形式,具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它适合20世纪80年代农业生产力状况。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局限性不断凸显。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农业的基本状况是:农业有较大发展,但发展速度缓慢;农业经济效益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很低;农业生产力诸要素的现代化水平都比较低;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拖了四个现代化的后腿。作者认为,遵循客观规律,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可以从七个方面着手:第一,确立遵循客观规律,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思想。第二,遵循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遵守三条原则,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在此基础上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第三,坚持发展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反对私有化。第四,对农业生产进行扶持: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和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广泛、持久地开展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活动。第五,利用三个途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乡镇企业或其他联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和劳务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第六,遵循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遵循执政党发展规律,以加强农村政权建设为核心,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第七,典型引路,推广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先进经验。

    2012年05期 v.25;No.74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著名学者介绍

  • 批评与创新:著名经济学家刘思华素描

    <正>一、刘思华的名片刘思华教授1940年3月生于湖北省云梦县,中国共产党党员。1964年7月毕业于湖北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系,同年8月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工作。1969年3月至1977年7月,因受林彪、陈伯达反党集团迫害,先后到农场、工厂劳动与

    2012年05期 v.25;No.74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理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与主导——与高尚全先生商榷

    许友伦;

    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来分析,公有制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就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来分析,市场调节是基础,国家计划是指导。就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来分析,各类企业是主体,各级政府是主导。只有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与主导,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2012年05期 v.25;No.74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扩招政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朱力凡;

    我国政府对大学生劳动力供给实施干预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出台了高校扩招政策。笔者运用俱乐部公共产品理论研究了高等教育最佳供给量和最佳招生规模问题。在对高等教育产品特征及产权归属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扩招政策对个体行为模式和组织效率的激励导向。笔者建议,高校招生规模变动幅度不宜过大,改革应当循序渐进,要开放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择路径,优化对代理人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平稳发展。

    2012年05期 v.25;No.74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宏观经济管理

  • 相对贫困视角下的包容性增长

    李炳炎;王冲;

    从相对贫困的三个维度,即收入不平等、人的发展不均衡、人的脆弱性三个维度,全面解析了包容性增长的问题。基于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提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三个关键因素。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具体路径选择是: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行初次分配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民待遇逐步趋同;第三,用人本发展观取代物本发展观,切实关注人的发展。

    2012年05期 v.25;No.74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三化同步”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

    杨钧;

    "三化同步"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它是指"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新生代农民工在"三化同步"背景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结构、身份认同、社会保障、心理素质、教育培训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12年05期 v.25;No.74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述评

    刘瑞娜;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4000美元,我国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由此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与特点、我国落入陷阱的诱因、我国跨越陷阱的独特优势以及破解该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展开,有共识也有争议。笔者围绕上述问题对目前国内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述评。

    2012年05期 v.25;No.74 39-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产业与区域经济管理

  •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社会治安战略研究

    王龙天;

    现代社会的治安是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综合,是社会问题显性化的结果。中原经济区建设既面临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又受到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制约。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治安战略调整主要应当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牢固树立科学的打防观,大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及实施综合治理战略,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管控体系,进一步贯彻落实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强力推进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实施积极主动警务战略,适时开展"严打"与"专项整治行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2012年05期 v.25;No.74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唐晓旺;

    当前河南省正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预计2011—2015年城镇化投资需求分别为1893亿元、2376亿元、2981亿元、3740亿元、4691亿元,五年累计需投资17181亿元。然而,由于河南省存在城镇化融资主体和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不畅、配套设施不完备等因素,未来河南省城镇化建设存在巨额的资金缺口。为此,必须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营造投融资环境、规范投融资平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

    2012年05期 v.25;No.74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创新问题研究

    崔建勋;

    技术的进步和游客的需求促使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创新起着关键作用。创新不仅要研究市场要求,而且还要从旅游企业、政府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因此复杂的创新体系加剧了实施过程的难度。以河南省旅游产业为个案,通过构建基于创新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模型,提出了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创新对策。

    2012年05期 v.25;No.74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徐田柏;付红;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其发展速度还不能与国内大多数省市相比,仍然属于不发达地区。为了改变内蒙古的经济状况,稳定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不断实现开放式经济,加快内蒙古经济方式的转变,结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内蒙古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内蒙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2012年05期 v.25;No.74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工商管理

  • 旅游行为中的环境保护研究

    于萍;

    旅游者是旅游行为的主体,也是旅游景区环境的直接影响者。对旅游者及其可能产生的破坏性行为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策略。从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发挥导游的监督作用、实施公众参与式的旅游行为监督、利用现代监控手段和预警技术加以防范、完善法律体系和执法必严、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六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潜在的破坏性旅游行为的具体措施;又从短期、长期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将破坏性旅游者转变为维护性旅游者或保护性旅游者。只有构建旅游主体与旅游景区环境的和谐关系,才能保证旅游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05期 v.25;No.74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汶川水磨景区低碳旅游战略管理研究

    周连斌;于容;

    汶川水磨景区是以低碳经济理念进行灾后重建的,主导产业从原来的高耗能工业转变为旅游业和教育业,创造了水磨重建典范。水磨景区具有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其低碳旅游的战略选择与实施,不但不会影响水磨景区旅游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将增强水磨景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低碳旅游也将成为水磨景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2012年05期 v.25;No.74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物联网背景下旅游业创新演化模式分析

    刘昱;

    物联网背景下的旅游业创新应具有适合各种交互的自适应特征。旅游业创新的演化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即市场推动型的旅游业创新演化模式、政策拉动型的旅游业创新演化模式、综合型的旅游业创新演化模式。综合型的旅游业创新演化模式是符合当前我国实际的创新演化模式。在物联网背景下的旅游业创新应当把握四个策略:第一,旅游业的创新应做好与政府物联网发展规划相匹配的发展战略规划,在政府指导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切勿盲目跟风。第二,旅游业应把握好物联网发展的契机,做到循序渐进创新,以便在物联网时代顺利地进行创新。第三,合理培育旅游业内部以及旅游业与相关服务业之间的创新网络。第四,努力营造物联网时代旅游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物联网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创新。

    2012年05期 v.25;No.74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国内游客不文明行为研究述评

    李敬;

    通过对1999—2012年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有关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相关研究文献的搜索,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评述,尔后得出结论:第一,大多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都能自觉遵守旅游规则,做到文明旅游,只有少数游客不遵守旅游规则,做出了不文明行为,因此,少数不遵守旅游规则的游客是旅游过程中产生不文明行为的直接责任人。第二,我国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文化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酒店、交通、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商店、娱乐场所的管理者和员工等,没有尽到相应的管理和服务责任,他们对少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做出的不文明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加大对做出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处罚力度,只是达到游客文明旅游的一种手段。使用这种处罚手段必须是有条件的,否则,这种处罚手段的使用就是不合理的,对做出不文明行为的游客进行处罚也是不公平的。第四,树立正面典型,弘扬文明精神,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游客以旅游志愿者为榜样,争当文明旅游人。第五,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应设计出一套科学的、具有系统性的旅游管理程序,做好游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提高旅游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旅游舆论监督,使少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从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

    2012年05期 v.25;No.74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9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公共管理

  • 我国运动治理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方向

    吕承文;

    作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的法宝,运动治理是最能体现我国特色的一种公共治理方式,它包含了政治运动、社会运动及群众运动等因素。公众和政府的利益碰撞,催生了由三级网络构成的运动治理。运动治理利弊相生,具有公众参与面广的隐性优势与不可持续的显性弊端。国家因素和社会因素都会对运动治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若过分强调公众因素会导致运动治理成为群众政治运动,而过分强调政府因素也会导致政府暴力执法。运动治理并不是政府开展公共治理的最佳选择,但却非常适合具有高社会性的政党来运作。

    2012年05期 v.25;No.74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绿化管理精细化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陆小成;

    实现城市绿化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绿化管理精细化模式的构建以城市管理精细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为理论基础,旨在通过实施系统集成、流程再造、保障机制建设等综合性绿化方案,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水平和服务绩效。笔者认为,构建北京市城市绿化管理精细化模式,需要制定绿化管理的精细化战略与城市规划,科学确定精细化标准,推进信息化管理,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宣传,促进公众参与,构建市场化机制。

    2012年05期 v.25;No.74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河南省防洪减灾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刘德林;

    河南省地跨长江、黄河、海河和淮河四大流域,完善河南省的防洪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可以为其他省份防洪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笔者阐述了防洪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具体分析了河南省防洪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并重点指出了存在的薄弱环节,最后以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对河南省防洪减灾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2年05期 v.25;No.74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网络舆情应对研究综述——基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视角

    王素;

    笔者以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为视角,对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应对的误区、网络舆情应对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如下观点:网络舆情的特征为对事件反应迅速、传播方式快捷、信息交互性强、传播主体隐蔽、传播内容复杂、影响广泛、控制难度大。目前网络舆情的应对误区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部门对民众意见置之不理或态度暧昧,二是政府部门采取强制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压制。网络舆情应对方式改革的思路为:认真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育成熟社会心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搭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笔者最后指出,在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决策必须始终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

    2012年05期 v.25;No.74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会议综述

  • “‘三化’协调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研讨会综述

    张占仓;杨迅周;

    <正>2012年10月14日,"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隆重举行。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积极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年会专门设立了"‘三化’协调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分会场。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委政策

    2012年05期 v.25;No.74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12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经济理论:非价格的匹配与市场设计

    郑贺;

    <正>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位获奖者劳埃德·沙普利和埃尔文·罗斯从抽象的理论基础到实际的市场设计两个方面回答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问题:如何更好地找到匹配双方。比如,学生如何找到匹配的学校,病人如何找到合适的移植对象?这些匹配如何能有效?什么方法适用不同的市场?诺贝尔经济学奖奖励他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的抽象理论到80年代进行的实验工作,以及他们对于解决

    2012年05期 v.25;No.74 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管理学刊》征稿启事

    <正>2011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本刊决定增设中原经济区建设栏目,现诚向广大专家学者征集稿件。具体事项如下:一、征稿内容围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问题、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撰写对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2年05期 v.25;No.74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