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刊

扫二维码丨关注我们


本刊特稿

  • 遵循生产力规律,加速发展生产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

    赵华荃;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遵循生产力规律,加速发展生产力。为此,一要确立劳动者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动力,在社会主义国家当家作主的基本原则,牢牢把握其既发明并操作科学技术又创造价值的两个基本特性,纠正淡化劳动者当家作主的倾向。二要确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其对生产力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特点,纠正科技创新只局限于自然科学的倾向。三要依靠科学技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要通过立法,明确政府和企业发展生产力的职责,制定政府和企业发展生产力职责的法规。

    2013年03期 v.26;No.7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著名学者介绍

  • 批判与创新:著名经济学家刘海藩教授素描

    杨国民;

    <正>刘海藩教授是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他长期从事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见证了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将其主要学术成就作如下介绍。一、提出了商品经济的观点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

    2013年03期 v.26;No.78 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理论

  •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与王占阳教授商榷

    许友伦;

    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有些经济学家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否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违反了国家宪法。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更加注重分配公平,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13年03期 v.26;No.78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劳动关系双方的合作与冲突:动机性相依的观点

    倪文斌;董进才;

    基于对劳动关系中企业与劳动者利益及其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分析劳动关系合作与冲突关系的动机性相依机制。动机性相依机制认为企业与劳动者各自具有不同的利益,并且一方利益的实现以另一方利益的实现为基础,满足一方需求的另一方的行为与自己一方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构成利益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使得双方愿意合作。因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作不是建立在利益一致或者利益协调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动机性相依基础上的,而劳动关系冲突的根源就是动机性相依机制遭到了破坏。合作型劳动关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在于建立和健全劳动关系双方的动机性相依机制,而不是利益分配的协调。

    2013年03期 v.26;No.78 17-2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宏观经济管理

  • 创新驱动:发展误区与战略取向

    隋映辉;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城市创新为统领,以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线,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主体,通过系统创新构筑创新高地,打造竞争优势,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城市或地区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华而不实,出现了"战略不到位、政策不落地"等问题。不仅需要系统探究这些问题,而且需要走出区域创新发展的误区,真正回归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的正确之路。

    2013年03期 v.26;No.78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

    关丽洁;纪玉山;

    笔者分析了技术创新和国家创新的相关理论。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国家创新体系协同效应较弱,政府提供的技术创新环境不理想。就如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促进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开展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改革科技领域分配制度,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2013年03期 v.26;No.78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扩大内需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基点——扩大内需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述评

    冷兆松;

    近年来对扩大内需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提出、对扩大内需内涵的揭示和实施效果的评估,二是扩大内需关系到转方式、调结构的成败,三是扩大内需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对策思路。

    2013年03期 v.26;No.7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产业与区域经济管理

  • 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探析——基于河南省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视角

    唐晓旺;

    笔者在分析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指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不完善、运输通道结构不合理、交通枢纽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对策:加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大力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加快重要节点集疏运体系建设、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信息系统建设、推进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

    2013年03期 v.26;No.7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工商管理

  • 低碳旅游及相关概念辨析

    周连斌;

    国内对低碳旅游的研究主要借用了低碳经济理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概念理论体系。本文在低碳旅游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和探讨了低碳旅游概念的内涵、特点,构建了低碳旅游系统框架图,对比和分析了与低碳旅游相关的概念以及低碳旅游发展的作用与意义,得出低碳旅游是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发展模式与理念的结论。

    2013年03期 v.26;No.78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论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

    王孟琪;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营销环境并渗透到市场营销的方方面面,网络经济时代改变了企业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使消费需求多样化,企业竞争呈现新特点。以网络营销为主题的市场营销风暴对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笔者认为,为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企业应变革营销观念,创新促销策略,拓展网络营销渠道,注重技术创新以取得竞争优势。

    2013年03期 v.26;No.78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9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7 ] |[阅读次数:0 ]

公共管理

  •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

    杨钧;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选择。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其有效推进需要建立完善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现有的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在制度保证、融资渠道、保障意识和利益协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完善保障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强化居民参保意识、注重利益协调等方面努力解决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构建稳定有效、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一体化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2013年03期 v.26;No.78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