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刊

扫二维码丨关注我们


经济研究

  • 环境信息公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来自长江经济带的证据

    李强;谢舟涛;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而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环境信息公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4—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通过PSM-DID模型探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实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作为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公开有利于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该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从区位特征来看,环境信息公开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效果更明显;从城市规模来看,人口规模是环境信息公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人口规模较大地区的政策效果往往更显著。机制识别检验发现,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是环境信息公开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三条路径。调节效应研究显示,公众参与对环境信息公开与外商直接投资具有“U型”调节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为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从信息公开等角度提出了关于环境治理的政策建议。

    2023年05期 v.36;No.140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1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 ]
  • 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企业内贸与出口影响研究

    俞立平;

    新产品是高技术企业创新的重要标志,研究数字化转型与其内贸及出口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研究框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数字化转型水平持续上升,地区差距逐渐变小;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企业新产品的作用机制包括创新效应、管理效应和竞争效应;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企业新产品内贸的绩效不佳,对高技术企业新产品出口的绩效良好;当创新规模较大时,数字化转型对新产品内贸绩效较差;当创新规模较小时,数字化转型对新产品出口绩效良好。综合分析发现高技术企业数字化转型尚处于成长期,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的国际比较优势。

    2023年05期 v.36;No.140 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1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张辽;姚蕾;

    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能否加快构建有韧性的区域经济格局显得至关重要。根植于数字经济场景中的数字技术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韧性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利用2007—2020年全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城市面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恢复力及持续增长能力,并通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和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提升间接促进了城市经济韧性的不断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静态视角下数字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提高本地经济韧性,也有助于邻近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引入空间滞后项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显示,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影响还包括邻近城市经济韧性得到提升后反向作用于本地经济韧性的“空间反馈效应”。此外,对比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长期和短期空间溢出效应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该结论为我国经济韧性水平接近的城市普遍具有明显空间集聚现象这一判断提供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2023年05期 v.36;No.140 3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10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11 ]
  • 创新要素错配对中国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王薇;胡力中;

    基于2010—2021年中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并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计算创新要素错配系数,实证分析了创新要素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创新要素错配显著抑制了中国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创新资本错配的抑制作用更强;(2)创新要素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中,发育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存在直接传导机制,单中心城市群、多中心城市群、发育程度较低的城市群存在通过降低产业转移水平、降低区域创新效率传导的间接机制;(3)两种创新要素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要打破城市群内创新要素流动壁垒,加强城市群间协作发展,要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群制定适宜的政策改善创新要素错配,推动产业转移及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创新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05期 v.36;No.140 6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18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管理前沿

  • 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政策传导视角

    张娆;郭晓旭;

    绿色信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重污染企业的经营发展,这种限制带来的压力能否真实转换为企业追逐绿色本源发展的动力是亟需探讨的重要话题。选取2008—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治理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治理绩效,实现环境压力到动力的转换。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的环境污染压力能够促进企业环境责任承担,以及释放减排治污压力增加企业环保支出,进而提高企业绿色治理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治理绩效的促进效应在高风险承担企业、低成本转嫁企业、高绿色创新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评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丰富了企业绿色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探索环境治理变革之路具有启示意义。

    2023年05期 v.36;No.140 7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4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 ]
  •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与实现路径——基于TOE框架的案例研究

    林艳;轧俊敏;

    数字化赋予了制造企业新的发展动能,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和实现路径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加快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建设步伐。从动态视角出发,以吉利控股集团为案例,运用TOE理论框架,分析其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的驱动力与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受到“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不同因素的驱动,信息数字化阶段主要是“技术嵌入-政策扶持”驱动,业务数字化阶段受到“技术管理-组织变革”驱动,产业生态数字化阶段的主要驱动力为“技术管理-政策扶持”,并据此设计不同阶段的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研究结论丰富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也可为制造企业系统化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2023年05期 v.36;No.140 9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6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3 ]
  • 供应商结构与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基于供应链收益和分配效应的分析

    黄苒;宋昱;

    通过参与供应链合作,中小企业竞争力能够得到大幅提升,但规模小、议价力弱的特点也使其对供应链分工高度依赖,对供应商结构变化较为敏感。通过理论分析和建模推演探究供应商结构对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发现,供应商结构变化兼具收益效应和分配效应,两种效应的方向及强弱影响中小企业的最终收益和债务违约风险。利用2013—2021年我国中小上市制造企业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替代率下降、低替代性供应商数量增加或高替代性供应商数量下降均强化供应商结构稳定性。稳定的供应商结构带来的正向收益效应超过负向分配效应,对降低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十分有利。进一步研究显示,较高的定价势力和较低的市场竞争度能强化供应商结构稳定性优势,大幅提升企业盈利、降低收益波动,对降低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更有利。文章丰富了供应链风险管理相关研究,为明晰供应商结构变化的经济后果、完善供应链中小企业违约风险监管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2023年05期 v.36;No.140 114-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1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混合所有制、金融化抑制与国有企业创新

    荆春棋;任广乾;景曼;

    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民营资本,优化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国有企业脱虚向实,缓解或抑制企业的金融化水平,进而推动国有企业创新。以2014—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国有企业创新的过程和机理,并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程度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探究了企业金融化抑制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传导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了正向影响,企业金融化抑制程度在混合所有制程度和国有企业创新之间发挥着中介传导作用,在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不同情境中的作用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地方国有企业和小规模国有企业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从国有企业金融化抑制的视角证明了我国混合所有制制度改革的有效性,对未来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脱虚向实并实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2023年05期 v.36;No.140 13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1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高教管理

  • 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探索——以新乡学院为例

    尹新明;

    新乡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将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省为己任,扎根中原,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不断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实践,紧扣“调结构、小综合、强特色、创一流”办学思路,形成特色鲜明的“1+4”办学治校举措,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改革与提升治理效能相统一、优化结构与专业建设相统一、建强师资与学科发展相统一、强化特色与提升育人效果相统一”,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上踔厉奋发。

    2023年05期 v.36;No.140 149-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蕴涵和现实意义

    张跃胜;陈丽梅;

    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近期我刊将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生成逻辑和现实路径等方面收集整理相关文献以飨读者。

    2023年05期 v.36;No.140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下载次数:9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