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晓玲;姚进才;邸勍;
以中国2001—2020年制造业“行业—地区—时间”的三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法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研发活动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上述结果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中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短期内基础研究对TFP的贡献微乎其微,长期内基础研究能够通过加快基础知识积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两条机制促进TFP提升。(2)现阶段应用研究会抑制TFP提升,这一结果是由模仿创新技术进步效应边际递减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并存所致。(3)进一步分组回归表明,相比于高技术差距行业和中、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对TFP的推动作用在低技术差距行业和东部地区中更为显著;同时应用研究对高技术差距行业和东部地区制造业TFP具有促进作用,对低技术差距行业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TFP具有抑制作用。
2024年05期 v.37;No.146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9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汪锋;何京泽;史东杰;程继鑫;
为探究我国城市集群发展产生的创新效应,从城市群内人口规模、人口流动以及物质流动三个角度出发,构造了三种城市集群度指标,使用284个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基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结果表明:城市集群发展能显著促进城市创新。人口规模、人口流动以及物质流动集群度每增加一个标准误,城市创新指数将分别提升1.571%、1.257%以及0.615%。加速人力资本累积和促进产业分工是城市集群发展促进创新的重要途径,但过高的落户门槛将显著削弱城市集群发展对创新的提升作用。城市集群发展对中部地区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东部与西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受益于人口集聚效应,城市集群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心城市的创新水平。外围城市往往面临人力资本流失困境,城市集群发展的创新效应较小,甚至阻碍了本地的创新发展。
2024年05期 v.37;No.146 1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1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焦兵;郝佳馨;张文彬;
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是矿业领域生产方式的一次重要变革,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业转型全过程的重要举措。文章从理论层面探析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示范项目的经济增效与减污降碳的作用路径,以2005—2022年284个地级(含地级以上)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多期DID方法阐释并检验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示范项目对于经济增效、减污降碳的影响机制与促进效果。研究发现,实施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示范项目能够实现试点地级(含地级以上)市经济增效与减污降碳双赢,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示范项目受到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偏向性技术创新、绿色信贷等机制的调节作用,对试点地级市经济增效与减污降碳的实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示范项目的经济增效在不同类型间呈现“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的递减趋势。在减污降碳效应方面,碳减排呈现“成熟型—成长型—再生型—衰退型”的递增趋势。鉴于此,应尽快总结完善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的成功经验并迅速推广,形成引领矿业规范标准、行业全覆盖的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出台有针对性、差异化的资源型城市绿色矿业发展指导纲领和发展规划。
2024年05期 v.37;No.146 3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9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